1. 以小见大,以小见大是修辞手法吗?
以小见大不能算是修辞手法,而应该是一种表现手法。所谓“以小见大”,就是选择最能体现大主题的、看似平凡细小的、但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来叙写。
比如《捕蛇者说》,写的只是一个捕蛇人有关捕蛇情况的谈话,是平凡的生活小事,但深刻揭示了“苛政猛于虎”的重大主题。
2. 关于以小见大的名句?
1、泰山不嫌细土,故成其大,大海不择小流,故成其深;
2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河;
3、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;
4、不以小事为轻,而后可以成大事;
5、千里始足下,高山起微尘;
6、弃燕雀之小志,慕鸿鹄以高翔。
3. 形容以小见大的成语有哪些?
触类旁通
成语释义:触类: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;旁通:相互贯通。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,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。
管中窥豹
成语释义: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。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,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。
即小见大
成语释义: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。
见微知著
成语释义:微:隐约;著:明显。见到事情的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
截长补短
成语释义: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
4. 以小见大的成语窥?
以小见大yǐ xiǎo jiàn dà[释义]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;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[正音] 见;不能读作“xiàn”。[辨形] 见;不能写作“现”。[反义] 以管窥天 从蠡测海[用法] 常含褒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[结构] 偏正式。[例句] ~;我们通过这几件小事可以看出刘红助人为乐的好品质。以管窥天yǐ guǎn kuī tiān[释义] 窥:从小孔或缝隙里看。从管子里看天。比喻见识非常狭隘;对事物的观察;了解很肤浅;很片面。[语出]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是直用管窥天;用锥指地也;不亦小乎?”《史记·扁鹊列传》:“夫子之为方也;若以管窥天;以郄视文。”[正音] 窥;不能读作“kuì”。[辨形] 管;不能写作“菅”。[近义] 坐井观天[用法] 贬义。形容目光短浅;狭小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。[结构] 偏正式。[辨析] ~和“坐井观天”都有“目光狭小”的意思;但“坐井观天”比~更广泛一些。[例句] 对于那些~的行为应给予彻底的否定。
5. 以小见大的意思?
解释为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,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,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 用法:偏正式,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出自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,可是以小见大,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。”
6. 以小见大类似写作手法?
以小见大法,亦称小中见大法,或称小题大作法。即文章作品中,通过小题材、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、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。以小见大法的特点就在于抓住一事一物、一情一景,从大处着眼、小处落笔,深入发掘,展开联想,为读者创造一个比现实生活更为广阔、更为深远的艺术境界。
运用以小见大法作文,要注意两个问题:
一是所选小事物、小片断、小镜头和生活细节,必须是最典型、最能突出主题的;
二是要挖掘出小中的大,认真思索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。
7. 以小见大和点面结合有什么区别?
以小见大的意思是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;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以小见大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点面结合,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。所谓“点”,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;所谓“面”,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。点面结合是个中性词。